中国古代有一个非常奇妙的学科,叫占卜。这是封建皇帝一直很看重的一门学问,认为天人合一,认为天上的星辰变动,实际上就是人间的兴衰。因此,自汉朝以后,政府就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天文观测机构,由皇帝直接负责,众所周知,张衡就是其中一员。
中国古代天文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,已形成了一套既有中国特色,又有许多与西方天文学相似之处的星座学说,《开元占经》、《灵台秘苑》都有记载。最近,翻看这两部小说,虽未细看,却也有许多令人激动的东西,觉得东方、有趣。
南宫朱雀,北宫玄武,东宫苍龙,西宫白虎
“左青龙,白虎,这句话想必不少人都听过。但,这句话的来历,却是无人知晓。这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占卜学说。中国古人相信,天庭周围有二十八颗星宿,它们是东方的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,它们的形状就像是一条青龙。南方有井,鬼,柳,星,张,翼,轸,其形状像鹌鹑,称为前朱雀。西方的奎、娄、胃、昴、毕、空、参,其形状似虎,被称为右白虎。北方七宿,牛,女,虚,危,室,壁,其形似龟,名为后玄武。二十八颗星辰,就是四大神兽,守护着整个天庭的威严。二十八星,可以说是二十八位守护者。他们分别在四个方位,守护着三垣天庭的核心。
天市垣、太微垣、紫微垣
二十八颗星辰,分别代表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,守护着什么?回答:三垣。墙,指的是城墙。而紫薇壁便是紫禁城,真正的人皇与紫薇星相对应。一首著名的《武侯百年乩1933》里,有一句话,就是“他是紫薇星”,也就是所谓的“真命天子”。在中国的古老神话里,每当天下大乱之时,紫薇星降临人间,拯救苍生,都会有二十八个人在他的身边,而这二十八个人,就是天空中的二十八位星宿。在紫微垣的旁边,还有太微垣,这是一个相当于凡间的行政机构(在古代也被称为中枢省,其首领是宰相),天市垣(相当于凡间的集市)。他们围绕着紫薇壁,这就是所谓的三墙。这四大神兽,与上述二十八大星宿合称为“四象三垣”。而在紫微垣的正中心,便是极星。紫微壁有两道城墙,而这两道城墙就是天空中的十五颗星辰。两道城墙自然而然的组成了两道城门,一道城门正对着北斗七星的勺柄,而北斗星则代表着王权,他的勺子就是统治天下的权柄。
大部分中国人都听过五行理论,包括《易经》。这两件事,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所在。比如《易经》,他的《易经》、《归藏易》、《周易》都是他的功劳,只有〈周易〉还在。单是《周易》,就有一句话:“不懂易学,不懂医术,不懂易学,不懂兵法。”意思是:中国的古代人相信,一个人若没有对“易”的了解,是不可能做医生的,也不可能指挥军队作战的。简而言之,古代人把《易经》上升到了哲学层面,从“宇宙观”到“世界观”,再到“方法论”,逐步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一个系统,其内涵之丰富,却是良莠不齐。而《易经》是从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开始的,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。
事实上,五行、《洛书》、《河图》,都是从中国古代的占卜中衍生出来的。因此,追根溯源,中国的星相学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本。
https://www.tiancaijiaocheng.com/389.html
本站所有的资源并非收费,用户只要登陆,签到后就可以获取相应学分用于兑换用于学习参考使用,所有的会员费用网站用来做站点的运维费用,所需的学分不是资源本身的价值,和资源没直接关系!
邮箱:this_bug@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