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而言之,我见过不少人在学习艺术史时,都会有这样的错误:一是死记硬背(只记住材料),二是在考试的最后阶段(靠自己的记忆力),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押题班、押题卷等辅助工具上。不过,这种方式真能考出好成绩,老实说,难度很大。遇到一些死板的问题,他还能照着做,但如果是一些简单的问题,他就会一头雾水。
艺术史的记忆肯定是从横向到纵向的。没有了这两种基本的理解,他们就像是在背诵艺术家和艺术品一样,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,效率很低。况且艺术史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并不是一上来就能背下来的。
首先,我们要了解基础历史,不仅要了解艺术家和艺术风格,还要了解艺术家的历史,了解艺术家的主要特征。这是基础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在更大的范围内,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。不但要知道它的存在,还要知道它的成因、阶段和影响,而且它的材质、精神内涵、背后的艺术理念等等大家常常容易忽视的因素。
很多人都认为,这么多的画家,怎么可能每个人都看得那么透彻,所以他们必须要学会举一反三,用同样的方式来处理不同的角色和作品。当你学会了几个基础的时候,你就会明白,什么是要记住的,什么是联系的。
第三个步骤是,不要只看中国美术史、外国美术史、艺术概论,要将它们结合在一起。历史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的,这一步就是一个综合的过程,对艺术史上的许多现象进行了纵向和专题的梳理,比如,纵向的梳理,就是按照类别来划分,比如中美,可以分为绘画史、书法史、雕塑史等。专题整理要求有很强的问题意识,像赵孟俯这样的人,可以把“书画同源”、“古意论”、“历史地位的产生”等题目,把以往常见的史学资料重新整理出来。在画论史上,什么是“创作论”、“品评画论”、“修养画论”等,都属于“专题”范畴。当然,在搜索这些主题的时候,可以多看一些学校的真题,有针对性的解答。
其实到了这个时候,他还没有说要怎么背。前文已经说了很多关于艺术史的知识,这是一个理解的过程,在理解之后,按照重点来背诵,要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。
理解与记忆是相互补充的。考试的时候还要考作文,所以平时背出来的那些句子,就更有用了。所以艺术史是必须要记住的,要记住,首先要了解的是皮肤,然后是骨骼,然后是对艺术史的理解,一旦掌握了,就盲目的学习,那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。
https://www.tiancaijiaocheng.com/979.html
本站所有的资源并非收费,用户只要登陆,签到后就可以获取相应学分用于兑换用于学习参考使用,所有的会员费用网站用来做站点的运维费用,所需的学分不是资源本身的价值,和资源没直接关系!
邮箱:this_bug@foxmail.com